臘月的寒風(fēng)像裹著冰碴的砂紙,刮擦著車站裸露的鋼筋鐵骨。陳野蜷縮在開往家鄉(xiāng)縣城的長途汽車最后一排,老舊引擎的轟鳴和車廂里混雜著劣質(zhì)煙草、汗酸和咸魚干的氣味,構(gòu)成了歸途的背景音。他把臉貼在冰冷的車窗上,玻璃蒙著一層厚厚的灰垢,窗外飛速倒退的,是灰蒙蒙的冬日田野、光禿禿的樹丫和偶爾掠過的低矮磚房。
車廂像一個巨大的、顛簸的鐵皮匣子,將他與剛剛經(jīng)歷的風(fēng)暴暫時隔開。周強那張慘白絕望的臉、刀疤劉陰鷙的眼神、趙師傅暴怒的咆哮、李靜紙條上娟秀的“相信你”… 這些畫面碎片般在腦海中翻攪,攪得他胃里一陣陣發(fā)緊。那份留校察看的通告,那兩千三百塊的巨額賠償,像兩塊沉重的鉛墜,沉甸甸地壓在他的胸口,連帶著對周強那份說不清道不明的愧疚和擔憂,一起塞進了這個返鄉(xiāng)的行囊。
他下意識地摸了摸夾在《汽車構(gòu)造》扉頁里的那張小紙條。冰涼的指尖觸碰到紙張,一絲微弱的暖意沿著神經(jīng)末梢蔓延開,短暫地驅(qū)散了心頭的寒意。這是他在這個鐵皮匣子里唯一的慰藉。
鄰座的大叔鼾聲如雷,腳邊堆滿了編織袋,散發(fā)出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陳野閉上眼,試圖想象家鄉(xiāng)的樣子:低矮的土坯房,裊裊的炊煙,門前那棵歪脖子老棗樹,父母布滿皺紋卻殷切的臉… 但此刻,這些熟悉的畫面竟顯得有些模糊,仿佛隔著一層機油浸染的毛玻璃。技校里油膩的扳手、冰冷的零件、刺鼻的氣味,還有那些掙扎、挫敗和剛剛萌芽的微弱自信,已經(jīng)在他身上刻下了無法磨滅的印記。他不再是那個只懂得在田埂上奔跑、心思單純的鄉(xiāng)村少年了。這身洗得發(fā)白卻依然帶著淡淡機油味的工裝,像一層無形的殼,將他與這片即將踏上的故土,悄然隔開。
汽車在坑洼的土路上顛簸了近十個小時,終于在暮色四合時,停在了陳家坳村口那棵標志性的、虬枝盤結(jié)的老槐樹下。陳野拎著簡單的行李,踩著松軟的、混雜著牲口糞便和泥土氣息的小路,走向村尾那三間低矮的土坯房。
昏黃的燈光從門縫里漏出來。推開門,一股熟悉的柴火味、飯食的香氣和濃郁的旱煙味撲面而來。
“爸,媽,我回來了?!标愐暗穆曇粲行└蓾?。
“哎喲!小野!”母親王秀英正往灶膛里添柴,聞聲立刻抬起頭,臉上瞬間綻開驚喜的笑容,急忙在圍裙上擦了擦手,迎了上來。她仔細打量著兒子,伸手想摸摸他的臉,又看到他身上那身城里學(xué)生才穿的工裝,手在半空中頓了頓,最終落在了他的肩膀上,力道帶著鄉(xiāng)下婦人特有的實在:“瘦了!也…也精神了!快進屋,暖和暖和!”
父親陳大山蹲在門檻邊的小板凳上,吧嗒吧嗒抽著旱煙。昏黃的燈光勾勒出他佝僂的背脊和刀刻斧鑿般的皺紋。他抬起渾濁的眼睛,看了陳野一眼,悶悶地“嗯”了一聲,算是打過招呼,又低下頭繼續(xù)抽煙。煙霧繚繞中,那張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臉龐顯得格外沉默,甚至有些疏離。
晚飯是簡單的咸菜、稀粥和貼餅子。飯桌上氣氛有些沉悶。母親不停地給陳野夾菜,問些“學(xué)校吃得飽不飽”、“睡得好不好”之類的話。陳野含糊地應(yīng)著,目光卻不由自主地瞟向父親。
陳大山一直沉默地扒拉著碗里的粥。直到快吃完,他才放下筷子,撩起眼皮,目光落在陳野那雙雖然洗干凈了、但指甲縫里依然殘留著難以洗盡的黑色油污、指關(guān)節(jié)帶著硬繭和細微傷痕的手上。那目光帶著審視,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失望?
“在城里…就學(xué)這個?”陳大山的聲音低沉沙啞,像粗糙的砂紙摩擦,“整天…跟油污鐵疙瘩打交道?”他無法理解兒子學(xué)的手藝。在他樸素的認知里,讀書識字才是跳出農(nóng)門的正途。當兵也算條路??蓪W(xué)修車?那是下賤的行當!是臟、累、沒出息的代名詞??纯磧鹤舆@手,哪像個讀書人的手?倒像個黑乎乎的工匠!
陳野的心猛地一沉,手指下意識地蜷縮了一下。那殘留的油污和傷痕,此刻仿佛成了父親眼中“沒出息”的烙印。他想解釋,想說說車間里的精密,說說自己第一次獨立換好剎車片的成就感,說說那些復(fù)雜的發(fā)動機原理… 但看著父親溝壑縱橫的臉上那份根深蒂固的質(zhì)疑,看著這低矮昏暗、彌漫著貧窮氣息的屋子,所有的話語都堵在了喉嚨里,化作一種沉重的無力感。
“嗯?!彼罱K只是低低地應(yīng)了一聲,埋頭繼續(xù)喝粥,滾燙的粥水滑過喉嚨,卻暖不了心。
**(場景三:集市上的鋼鐵墳場)**
臘月二十八,鎮(zhèn)上逢大集。這是年前最熱鬧的日子,十里八鄉(xiāng)的人都涌向鎮(zhèn)中心的街道,置辦年貨,也圖個喜慶。
母親要陳野一起去,買點紅紙寫春聯(lián),再割點肉。陳野本想在家待著,但看著母親期待的眼神,還是點了點頭。他也想看看外面的熱鬧,或許能沖淡家里的壓抑。
集市上人聲鼎沸,摩肩接踵??諝庵谢祀s著炸油糕的甜香、生肉攤的血腥氣、劣質(zhì)鞭炮的火藥味和汗水的酸味。陳野跟在母親身后,目光掠過琳瑯滿目的年貨攤、扯著嗓子吆喝的商販、穿著花花綠綠新衣的孩童,卻總感覺隔著一層。這些喧囂和色彩,似乎與他身上那件洗不凈油污的工裝格格不入。
在一個賣農(nóng)具和雜貨的岔路口,陳野的目光被旁邊一個巨大的露天場地吸引了過去。那地方堆滿了各種報廢的車輛——拖拉機、農(nóng)用三輪、老舊的卡車,甚至還有幾輛銹跡斑斑、早已看不出牌子的破舊轎車!它們像被遺棄的鋼鐵巨獸,雜亂地堆疊在一起,任由風(fēng)吹雨打,銹蝕剝落。油污、泥土和鐵銹混合成一種獨特的、衰敗的氣息彌漫開來。
這里,是鎮(zhèn)上的“汽車墳場”,一個自發(fā)形成的廢車堆放和拆解點。
母親皺著眉拉了拉他:“看那破銅爛鐵干啥?一股子怪味,走,去買紅紙。”
陳野卻像被釘住了腳步。他看著那些銹跡斑斑的引擎蓋、扭曲變形的車架、裸露的銹蝕零件,心頭涌起一股奇異的熟悉感。這景象,讓他瞬間想起了技校車間角落那座巨大的“垃圾山”!同樣的破敗,同樣的油污鐵銹,同樣的被遺棄的命運。
就在這時,他眼角的余光瞥見一個熟悉的身影,正蹲在一輛報廢的老解放卡車輪胎后面,和一個穿著油膩工裝、叼著煙卷的漢子低聲交談著什么!
周強?!
陳野的心猛地一跳。周強怎么會在這里?他不是該在家籌錢或者…?陳野下意識地想上前,但母親再次催促的聲音傳來。等他再定睛看去時,那個輪胎后面的人影已經(jīng)不見了,只剩下那個叼煙的漢子,正拿著一把大號扳手,用力敲打著卡車上某個銹死的部件,發(fā)出刺耳的“哐當”聲。
是眼花了嗎?陳野無法確定。但周強的影子,連同刀疤劉的陰影,仿佛瞬間穿透了遙遠的距離,再次籠罩在他的心頭。那份沉重的不安,比家鄉(xiāng)的寒風(fēng)更凜冽地刺進了他的骨頭縫里。周強的“門路”,難道真的和這種地方有關(guān)?他跑到這里來做什么?那個漢子…
“小野!發(fā)什么呆呢!”母親的聲音帶著些許不滿。
陳野猛地回過神,壓下心頭的驚悸,快步跟上母親。然而,廢車場那濃重的油污銹蝕氣息,和周強那可能出現(xiàn)的、一閃而過的身影,像一片巨大的陰云,沉沉地壓在了這個本該喜慶的年集上空。
除夕夜,外面鞭炮聲此起彼伏,炸響在寂靜的山坳里,映得窗戶紙忽明忽暗。陳家的小屋里,爐火燒得正旺,驅(qū)散著冬夜的嚴寒,卻驅(qū)不散那份無形的沉重。
母親王秀英在灶臺前忙碌著,準備一年中最豐盛也最心酸的年夜飯。陳大山依舊沉默地坐在爐邊的小板凳上,吧嗒著旱煙,火光在他溝壑縱橫的臉上跳躍,映出深深的憂慮。陳野幫著剝蒜、燒火,動作有些心不在焉。
飯桌上,難得地擺上了幾樣葷菜——一小碗燉得稀爛的肉(大部分是肥肉),一條不大的魚,還有母親攢了很久雞蛋炒的一盤。這已經(jīng)是這個貧寒之家能拿出的最大誠意。
母親不停地給兒子夾菜,臉上努力擠出笑容:“小野,多吃點,在學(xué)??隙ǔ圆恢退憧茨闶莸摹?她絮絮叨叨地說著村里的瑣事,誰家娶媳婦了,誰家老人走了,試圖用這些熟悉的話題填補飯桌上那巨大的空白。
陳野默默地吃著,味同嚼蠟。父親的目光,像兩把無形的錐子,時不時落在他身上,落在他那雙與這粗糙飯桌格格不入的、帶著油污痕跡和硬繭的手上。
終于,陳大山放下了筷子,渾濁的眼睛盯著跳躍的爐火,悶悶地開口了,聲音低沉得像是從地底傳來:
“年后…還去那城里?”
陳野心里一緊,點了點頭:“嗯,學(xué)校還有課?!?/p>
“學(xué)那個…修車…真能…有出息?”陳大山抬起頭,目光直直地看向兒子,帶著一種近乎悲愴的困惑和不信任,“你看看咱家…再看看村里…走出去的娃,有當干部的,有當老師的…最不濟,在城里工地搬磚,也比你這…這黑乎乎的手藝強吧?你二叔托人問了,縣里新建的化肥廠年后招工,雖說也是力氣活,可那是正經(jīng)工人!旱澇保收!要不…別去那技校了?我豁出這張老臉,再求求你二叔…”
父親的話,像一塊塊冰冷的石頭,砸在陳野的心上。每一個字,都帶著根深蒂固的偏見和對現(xiàn)實最無奈的妥協(xié)。他口中的“出息”,是脫離土地的體面,是看得見的穩(wěn)定收入。而自己選擇的這條路,在父親眼里,是“黑乎乎的手藝”,是沒前途的苦力,甚至不如去化肥廠搬化肥!
一股巨大的委屈和無力感瞬間淹沒了陳野。他想大聲反駁,想告訴父親扳手也能擰開命運,油污之下是精密的世界,他剛剛體會過親手修復(fù)一臺機器的尊嚴!他想說周強的事,想說那份沉重的責(zé)任,想說自己背負的信任… 但看著父親被生活壓垮的脊梁,看著母親布滿老繭的手,看著這搖搖欲墜的土坯房和桌上這頓傾盡全力卻依然寒酸的年夜飯,所有的辯解都變得蒼白無力。
他有什么資格去談“尊嚴”和“未來”?周強那兩千三百塊的賠償金,像一座無形的大山,橫亙在他與父親的期望之間,也壓碎了他試圖為自己辯解的任何底氣。那筆巨款,對這個家庭來說,是天文數(shù)字,是足以壓垮一切的災(zāi)難。而他,作為周強的兄弟,作為事件的知情者,那份模糊的證詞帶來的愧疚感,此刻在父親的質(zhì)問下,變得更加尖銳刺骨。
他張了張嘴,喉嚨里像堵著滾燙的砂礫,最終一個字也沒能說出來。他低下頭,死死地盯著碗里渾濁的菜湯,眼眶酸澀得厲害。爐火跳躍著,在他低垂的睫毛上投下顫動的陰影。那沉重的十字架——對家庭的責(zé)任、對父親的愧疚、對兄弟的擔憂、對未來的迷茫,還有那份無法言說的、關(guān)于周強事件的秘密——此刻被爐火清晰地映照出來,沉甸甸地壓在他單薄的肩膀上,遠比更換剎車片時那沉重的輪胎螺母更讓他喘不過氣。
窗外的鞭炮聲還在喧囂,炸響著新年的希望。而屋里,只有柴火燃燒的噼啪聲和令人窒息的沉默。陳野緊緊攥著筷子,指節(jié)因為用力而發(fā)白。他知道,這頓年夜飯的滋味,連同這個寒冷的除夕夜,將會像那機油的氣味一樣,深深地滲入他的骨髓,成為他漫長歸途上,永遠無法磨滅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