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江徹將照片和一份更詳細的證人名單,匿名送到了李科長的辦公室。
有了這些關鍵證據(jù),調(diào)查組的行動當場加速。
僅僅三天后,縣商業(yè)局下達了對趙大強的停職審查決定。
當天下午,趙大強就在辦公室里被紀律檢查部門的人帶走。
整個過程迅速而突然,當場引起了供銷社內(nèi)部的巨大震動。
趙大強被帶走時,滿臉驚恐,肥胖的身體抖如篩糠,嘴里還不住地嚷嚷:“冤枉??!我冤枉啊!”
供銷社的干部職工們都驚呆了,誰也沒想到,平日里作威作福的趙副主任,竟然就這樣落馬了。
消息很快傳遍了縣城。
人們議論紛紛,猜測趙大強是因為什么事情被查。
而王主任,在得知趙大強被帶走的那一刻,整個人都癱坐在椅子上。
他后怕不已。
幸虧自己沒有完全聽趙大強的話,私下里收江徹的錢。
否則,現(xiàn)在被帶走的,可能就是自己了!
他立刻想到了江徹。
那個年輕人,早就看穿了趙大強的把戲,也早就想好了應對之策。
他所謂的“妥協(xié)”,不過是引蛇出洞的策略!
王主任當場對江徹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份眼光,這份膽識,這份手段,哪里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能有的?
簡直是深不可測!
他立刻打電話給江徹,語氣無比恭敬。
“小江,趙大強被帶走了!你聽說了嗎?”
“哦?是嗎?我剛聽說?!苯瓘卣Z氣平靜,仿佛這件事與他無關。
“哎呀,真是老天有眼!這種人早就該被查處了!”王主任感慨萬千,“小江啊,這次真是多虧了你!”
“王主任,您言重了?!苯瓘氐恍Γ拔乙彩菫榱斯╀N社好,為了縣里的商品流通好。”
“對對對!說得太對了!”王主任連連附和,“以后,咱們供銷社,就全力支持你的生意!有什么需要,盡管開口!”
他當場表示,會將供銷社最好的柜臺留給江徹,所有貨款優(yōu)先結(jié)算,甚至可以將一些鄉(xiāng)鎮(zhèn)供銷社的渠道介紹給江徹。
這次事件,讓江徹在縣商業(yè)系統(tǒng)徹底打開了局面。
他不僅鞏固了與供銷社的合作關系,還通過李科長,認識了更多有權力和有資源的人。
趙大強的落馬,也給縣城里那些想靠權力尋租、卡壓個體戶的官僚們敲響了警鐘。
沒人再敢輕易招惹江徹。
而江徹也通過這次事件,深刻地認識到,在這個時代,僅僅有信息和資金是不夠的。
人脈,尤其是權力系統(tǒng)里的人脈,同樣重要。
而且,面對不公和阻礙,不能一味退讓。
該“亮劍”的時候,就必須果斷出手,而且要打得對方毫無還手之力。
遠在縣稅務局的沈知微,也聽說了趙大強落馬的消息。
稅務局和供銷社打交道不少,趙大強平日里的做派,她也略有耳聞。
“真是活該!”一個同事義憤填膺地說,“聽說他沒少干壞事!”
另一個同事則小聲議論:“聽說這次趙副主任落馬,好像跟那個賣電子表的江徹有點關系......”
“江徹?”沈知微的筆尖當場停住。
她腦海里浮現(xiàn)出那個年輕男人冷靜的面孔,深邃的眼神。
她記得他查稅時的從容,記得他對市場獨到的見解。
她以為他只是個運氣好的投機者。
沒想到,他竟然能扳倒供銷社的副主任?
這背后,到底藏著多少她不知道的事情?
沈知微的心湖,當場被投下了一顆石子。
她對江徹的認知,再次被打敗。
這個男人,比她想象的還要復雜,還要深不可測。
他就像一個謎團,讓她忍不住想去探尋,卻又感到一絲莫名的警惕。
她合上日記本,將它放回抽屜。
窗外,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沈知微看著窗外的夜色,眼神變得更加復雜。
江徹。
這個名字,像一道揮之不去的影子,當場烙印在了她的心里。
電子表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火爆,江徹家的小院門口,幾乎從早到晚都圍著人。
最初的新鮮感過去后,更多的是那些想通過江徹拿貨,自己去倒賣的“二道販子”。
江建軍和周桂蘭被兒子這賺錢的速度驚得暈乎乎的,但也幫著應付,只是人多嘴雜,場面時常有些混亂。
江曉梅更是看得眼花繚亂,對哥哥的崇拜又上了一個新高度。
這天傍晚,送走最后一波客人,江徹看著院子里被踩得有些凌亂的泥地,眉頭微皺。
“爸,媽,我們得找個正經(jīng)的鋪面了?!苯瓘亻_口道。
周桂蘭正在收拾散落在桌上的零錢,聞言停下手:“找鋪面?徹兒,現(xiàn)在這樣不是挺好嗎?在家里方便,還省了租金。”
江建軍也點點頭:“是啊,你媽說得對。再說,這縣城里,好地段的鋪面,哪那么容易找?”
江徹搖了搖頭,語氣平靜卻不容置喙:“爸,媽,咱們現(xiàn)在賣的是電子表,以后可能還有別的。總在家里擺攤,不像樣子,也做不大?!?/p>
“而且,人來人往太雜,不安全?!苯瓘匮a充了一句。
他知道,隨著自己賺的錢越來越多,眼紅的人也會越來越多。一個固定的、相對安全的經(jīng)營場所,至關重要。
這不僅僅是為了生意,更是為了家人的安全。
周桂蘭和江建軍對視一眼,兒子說得有道理。他們也隱隱覺得,每天家里這么多人進進出出,的確不是長久之計。
“那......那你有目標了?”江建軍問道。
江徹的目光投向窗外,深邃的眸子里映著暮色:“嗯,有一個地方,我去看過了?!?/p>
第二天一早,江徹便帶著父親江建軍,來到了縣城最繁華的十字街口。
這里是整個縣城人流量最大的地方,供銷社、百貨大樓、郵電局、電影院,都環(huán)繞在這附近。
江徹的目光,卻落在了十字路口東南角,一棟孤零零的兩層小樓上。
那小樓的門窗都用木板釘死了,墻皮剝落,露出里面青灰色的磚塊,門楣上原本應該有招牌的地方,也只剩下一片模糊的印記,積滿了厚厚的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