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志和爺爺看小兒子就留下這么一個獨苗苗,咬牙送溫父去讀了小學(xué)。
后來爺爺奶奶相繼過世,大伯二伯分家欺負溫志和,溫父被趕出家門,沒有分到房屋田地,溫志和也就和老家的親戚斷了關(guān)系。
幸好他是烈士子女,解放后有小學(xué)文憑又有點天賦,才有了機械廠的工作。
中年人的壓力讓35歲的溫志和徹夜難眠。
接下來的幾天溫硯時依舊白天帶娃,在系統(tǒng)空間學(xué)習(xí)閱讀畫畫,下午等哥哥姐姐教他整體認讀音節(jié)和算術(shù),每天都過得很充實。
值得高興的是,系統(tǒng)每天可賺取積分的任務(wù)多了一個完成美術(shù)課程,完成優(yōu)秀獎勵積分20個,溫硯時現(xiàn)在一天可以賺取60個積分了!
溫硯時學(xué)習(xí)勁頭十足,每天晚上躺下之后都要學(xué)到現(xiàn)實世界快十點才出系統(tǒng)空間睡覺。
今天周末,家里人都休息,溫硯時昨晚睡的晚,但他還是起了個大早,因為林秀昨天晚上說今天要去外公外婆家,溫硯時強烈要求他也要去。
外公外婆大舅舅對他可好了,溫硯時記得外婆每次都會給他留餅干吃,只給他,外婆最喜歡他了。
溫硯時還在過年的時候見到了外婆,現(xiàn)在農(nóng)村比縣城還要缺糧,不知道外婆家怎么樣了,他想趕緊去看看,偷偷給外婆留點糧食。
六十年代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車,這是大件,現(xiàn)在還要自行車票,家里沒有買,只能靠兩條腿。
外婆家在縣城外的平江公社,清塘村,距離縣城好像有十幾里路,這還算是距離縣城比較近的農(nóng)村了。
“快點快點,再磨蹭就晚了?!?/p>
溫硯時這會正困的迷糊,匆匆吃完稀的不能再稀的飯,就被林秀催促著出門。
“外公外婆見到我們,肯定很高興?!睖爻帟r有點期待外婆見到他的表情了,走路都帶蹦的。
“媽,外婆家表幾個哥表姐來著?”溫硯時外公外婆生了兩子一女,媽媽是外婆最小的孩子,兩個舅舅結(jié)婚比媽媽早,所以溫硯時只有表哥表姐,沒有表弟表妹。
“五個表哥,三個表姐?!?/p>
哦,外婆家可真是個大家庭啊。
“媽,咱們倆要走多久才能到外婆家???”溫硯時問一心趕路的林秀。
“以前我們要走四個鐘,別問,趕緊走?!绷中惚粏柕囊呀?jīng)不大耐煩了。
天色還早,供銷社還沒有開門,街道上行人較少,但家家戶戶都已經(jīng)冒出炊煙,門口蹲著一些剛起床洗漱的人。
淮山縣城房屋規(guī)劃相對齊整,但高矮大小不一,大部分房屋還是以瓦片頂為主,基本都用石灰粉刷了一遍,路邊每隔二三十米就豎起一個電線桿子,還保留了一些大型標(biāo)志性樹木。
漸漸出了縣城,溫硯時一開始還有興致觀察道路兩邊的景色,但林秀是成年人,溫硯時的小短腿跟的有點吃力,漸漸也就沒興致觀察路邊的景色了。
天氣很冷,溫硯時穿的厚實,走路艱難,他依稀認得去外婆家的路。
他們家經(jīng)常一起去外婆家,但那時溫硯時還小,有一會累了林秀和溫志和就會背著他。
今天只有他和林秀兩個人來,昨天他鬧著要跟著媽媽來外婆家,是溫硯時保證了會自己走不用媽媽背溫志和才同意他跟來的。
溫硯時穿的是林秀給他做的鞋子,這會已經(jīng)走的腳痛了,但不敢跟林秀說,咬牙跟著。
一步,兩步,三步,……一百步……三百步,額,忘了數(shù)到哪了,溫硯時無聊的邊走路邊數(shù)步數(shù),數(shù)著數(shù)著就亂了,算了,放棄。
“媽,我們還要走多久才能到外婆家?”
林秀放慢腳步,等溫硯時跟上,“還要走四個這么遠呢?!?/p>
“啊,還要走這么久啊?!睖爻帟r剛開始興奮的表情已經(jīng)完全消失了。
“叫你不要跟來,你非要跟來,現(xiàn)在知道腳痛了吧?!绷中氵€背著帶回娘家的東西,也背不了溫硯時,“要不要去旁邊坐一會,等會再走?”
溫硯時搖了搖頭,“啊,還是走吧,不坐了,咱走慢一點點可以嗎?”
千萬別,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要是坐一會,那他等會就更不想走了。
“好,那娘走慢點?!绷中阋膊幌胄菹?,點點頭,放慢腳步繼續(xù)往前走。
溫硯時繼續(xù)觀察路邊景象,分散一下注意力。
淮山縣是丘陵地帶,種植水稻為主,丘陵和水田占地各一半。
兩座丘陵之間較為平緩的地帶便被開墾為水田,水田呈梯形一塊一塊分布,雖說是梯形田,但坡度大概在百分之二十以內(nèi)。
現(xiàn)在還沒有春耕,水田一片空曠,還留著點半腐不腐的稻樁。
丘陵半山腰上稀稀落落的坐落著幾間房屋,可以看到幾塊旱地都種滿了時蔬,去年洪澇,收成不好,只能多種點蔬菜填填肚子。
丘陵上除了特別小的和長在地理位置刁鉆的樹,其他大型樹木基本都被砍光了。
這些景象讓溫硯時心情格外沉重,時代的每一?;遥湓趥€人肩頭都是一座大山。
“媽,快到了嗎?”
“快到了?!?/p>
“那還要多久?”溫硯時早上沒吃多少,走德已經(jīng)有點餓了,往常他偷偷進補慣了,但現(xiàn)在在林秀眼皮子底下,只能挨餓。
“沒多久?!?/p>
……
“媽,是不是快到了?”走向農(nóng)村后沒有了水泥馬路,而是稍微平坦一點的黃泥路,現(xiàn)在溫硯時正氣喘吁吁的爬著一條很長的上坡路。
“上了這個坡就到了。”林秀好笑的看著四兒子累的喘氣的樣子,終于給出了一個具體的回答。
“哦,要到了!?。 睖爻帟r眼里迸發(fā)出勝利的光芒,瞬間來勁了,顧不得已經(jīng)疼痛難忍的腳往前跑去。
他就說這個長坡眼熟,溫硯時跑兩步堅持不下去就慢慢停下來走。
她們今天天蒙蒙亮就出發(fā)了,溫硯時看了一下系統(tǒng)時間,已經(jīng)十一點了,溫硯時無比佩服自己,竟然走了快五個小時?。。?/p>
外婆家也在半山腰上,通往家門口的路邊有一小片竹林和幾棵已經(jīng)長的很高大的板栗樹、梨樹,是外公種的。
外公種的果樹結(jié)果多,味道好,除了去年,以前外婆都會給自己家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