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案板上的雞肉,我忽然有了主意。
3
次日我起了個大早,跑到市場買了只活雞回來。
擺拍幾張后,發(fā)到群里:
“新養(yǎng)的寵物,便宜貨,不要九百九,不要九十九,只要六十九,取名麗麗,可愛吧?”
二姑接連發(fā)了三個表情包:
“養(yǎng)幾天玩玩,就讓你爸給你燉了補補身子!”
我爸拍了昨天吃剩的雞肉發(fā)出來:
“別管什么雞,都是下酒菜?!?/p>
小姨發(fā)出尖銳的爆鳴聲。
“你們一唱一和的,罵誰是雞?罵誰是下酒菜?”
大姨輕飄飄道:“叫麗麗的多了去了,你跟只雞搶什么名字?”
小姨發(fā)瘋般連發(fā)了三條長語音,說話的同時,還夾雜著狗的慘叫。
我不禁為那條無辜的比熊默哀。
“小姨,你如果不是真心想養(yǎng)狗,何必去折磨一條生命呢?”
“你一個晚輩,還輪不到來教育我!還敢罵我是雞,我看你才不干不凈呢!突然跑回家來住著,還說要訂婚,別是未婚先孕了吧?”
我也不激動,慢悠悠地和她周旋,宛如逗一只電子寵物。
“我休假在家,正好把婚訂了,有什么問題嗎?你要是羨慕,讓你們家老baby也給你個儀式感唄?”
大姨接過話茬:
“是啊三妹,你跟了那老頭好幾個月了吧?也不說帶出來讓大家見見,別是個有家室的吧?”
“大姐,我們家阿業(yè)工作忙,哪是誰都能見的?不過要是我開口,邀請他參加外甥女的訂婚宴,他當(dāng)然會賞臉。”
說完,她又艾特我媽:“可惜二姐不讓我去,你們哪,沒這個福分了!”
我媽按下語音鍵,話卻是對我爸說的:
“老林,一會兒把那只雞宰了,叨逼叨吵得我頭疼。”
我媽這話一出,小姨徹底急眼了,指名道姓叫罵起來:
“陳曉蘭你裝什么?嫁了個教書的有什么了不起的?當(dāng)年要不是我沒上臺,這好事能輪得上你?”
我聽說過這段八卦。
當(dāng)年鎮(zhèn)上搞文藝演出,原定的女主持人出了點狀況,不能上場。
負責(zé)的人剛好是我表舅,于是就找到了小姨,她念過書,以前主持過學(xué)校的晚會,救個場不成問題。
但小姨清高,不屑做替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