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也許是由于地理位置偏遠(yuǎn)、監(jiān)管難以全面到位的原因,在兩省交界的小鎮(zhèn)黑市上,人來人往。
這里看似熱鬧,實(shí)際上安靜得有點(diǎn)奇怪。竹鼠的叫聲,成了突出的標(biāo)識。宋陽和王岳兩人在街邊剛蹲下沒多久,就有幾個人圍過來,小聲詢問價格??梢宦犓侮柕膱髢r,都紛紛搖頭走了。過了一會兒,又有一個人過來:“竹鼠怎么賣?”
宋陽看看來人,又觀察了一下四周,確定沒有異常,才小聲回答:“都是昨天新抓到的,一元一斤!”
“太貴了,能不能便宜點(diǎn)。上好的豬肉才八角五分錢一斤?!?/p>
豬肉不同的部位價格不一樣,便宜的部位才六角多一斤。
“竹鼠的肉很鮮美!”
“再鮮美也比不上豬肉,大家肚子里都缺油少肉。便宜點(diǎn),四角一斤,我全要了?!?/p>
“你壓價也太狠了,我就算把皮剝了送到供銷社收購站,也不止這個價錢,而且竹鼠還能當(dāng)藥,能補(bǔ)中益氣、解毒?!?/p>
“那我再加點(diǎn),六角一斤,不能再多了,不然你就剝皮去賣吧。”
不得不說,在炒菜時只舍得用一點(diǎn)肥肉擦鍋當(dāng)油的時代,野味雖然不錯,但還是比不上豬肉實(shí)惠。而且,供銷社根本不收竹鼠的皮毛,宋陽不過是看到這個人穿著不凡、不像本地人,就隨口亂說,沒想到還真起了作用,價格一下子漲了兩角。
他推測,來買竹鼠的,大概是一些機(jī)關(guān)食堂、招待所食堂的采購人員,或者是想換個口味嘗嘗鮮的人。
這個年代,野味大多賣不上高價,普通老百姓舍不得吃,但不是所有人都這樣。
不管什么時候,人群總是有階層之分,富人和窮人的生活有著巨大的差別。
宋陽思考了一會兒,覺得六角一斤也還可以了,又怕后面沒人買,就點(diǎn)頭說:“行吧,看在你全買的份上?!?/p>
那個人趕緊借了個小秤,把十二只竹鼠分兩次稱,一共三十七斤八兩。他簡單算了一下,爽快地拿出二十二元六角八分錢給宋陽,然后把竹鼠放進(jìn)背簍,匆匆走了。
二十二元六角八分,這是宋陽拿到的第一筆收入。
其中一半要給王岳。真是不容易!
其實(shí),就算是竹鼠,也不是那么容易抓到的,山上的獵物哪有那么多。
從古至今,山上打獵一直沒停過,最近這些年槍支沒有禁止、打獵也沒有禁止,更是到處都在打獵,想在山上找到獵物,不僅需要經(jīng)驗,更需要運(yùn)氣。
這兩天能抓到這么多竹鼠,是因為宋陽對周邊竹鼠分布的情況比較了解。
多嗎?
不多!
跑了很多地方,挖了八個竹鼠洞,忙活了很久才抓到這十幾只。
以后再找,恐怕更難了,少不了要費(fèi)一番功夫。
事情順利完成,宋陽和王岳都稍微放松了一點(diǎn)。
想買針頭線腦,要等供銷社開門,不像買布料需要憑布票,這些零碎的東西,直接用錢就行。
“山子哥,現(xiàn)在沒別的事,咱們在黑市逛逛,看看都賣些什么,只看不說?!?/p>
“好!”
兄弟倆在黑市一個個遮遮掩掩的攤位之間走來走去。
這個時候大聲叫賣,純粹是給自己找麻煩,最多是看到想買的東西,湊在一起小聲商量,還得左看看右看看,注意有沒有異常情況,如果有人來了,肯定是馬上收攤,趕緊跑。
黑市上,有倒賣糧油布票的,有賣自己家雞鴨的,還有挑著擔(dān)子賣小吃的。
走到一個攤位,看到是擔(dān)擔(dān)面,兩人忍不住流口水。
昨天晚上只吃了一只烤竹鼠充饑,現(xiàn)在早就餓壞了。
擔(dān)擔(dān)面,是四川很有特色的一種民間小吃,因為小販挑著擔(dān)子叫賣而得名。
它是用面粉做的面條,加上紅辣椒油、芝麻醬、蔥花等調(diào)料,面條又細(xì)又薄,鹵汁味道濃郁,有點(diǎn)咸有點(diǎn)辣,香氣撲鼻。
“來一碗不?”攤主看著面前的兩個年輕人,小聲問道。
“多少錢?”
“八分錢加二兩糧票。”
“貴了點(diǎn),一盤炒肉片才兩毛錢,一碗面要這么多?!?/p>
“公社食堂可吃不到,食堂里對糧票要求很嚴(yán)格,必須是省糧票而且是粗糧票,細(xì)糧票和全國糧票都不行。好多人排到隊了,因為票證不符合,有錢也買不到面,急得直跺腳。我這里沒那么多講究?!?/p>
“一角六分錢,不要票,賣不賣,賣的話來兩碗?!?/p>
“行吧行吧?!?/p>
“分量給足點(diǎn)!”
“放心放心,我做生意實(shí)在!”
宋陽馬上拿出三角二分錢給攤主,攤主接過,迅速開始做面。
農(nóng)村人不像城里人,糧食自己種,自然沒有多少糧票,只有一年發(fā)一次、勉強(qiáng)夠做一套衣服的布票和少量油票,如果出去要用糧票,要去隊上、公社開證明,再帶符合標(biāo)準(zhǔn)的糧食到糧管所兌換。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在黑市換,有人倒賣這些票證,總有多余的人。
不一會兒,兩人手里各有一碗擔(dān)擔(dān)面,雖然配料不全,但是比起家里的紅薯、土豆和玉米,畢竟是白面做的,吃起來特別過癮,一時間稀里呼嚕,只覺得嘴里甚至全身都特別舒服。
沒幾分鐘,一大碗面就吃完了,連湯都沒剩下。
“山子哥,吃飽了沒?”
“行了,還有正事要辦,省著點(diǎn)?!?/p>
“怕什么,吃完再掙?!?/p>
“那......再來一碗。”
于是,宋陽又掏錢,兩人又各吃了一大碗,肚子吃得鼓鼓的,非常舒服。
之后,兩人繼續(xù)在黑市閑逛,這個小小的黑市,賣的東西種類很多,有食品、藥品、日用品,還有衣服布料和手表之類的。
宋陽雖然出生在農(nóng)村,上輩子沒怎么出去見過世面,但和現(xiàn)在這些人比起來,也算見過不少,所以很淡定,反倒是王岳,看到什么都覺得新鮮。
最后,兩人在一個布料攤前停下來,攤上有他們需要的針頭線腦,問了價格,和供銷社差不多,但是樣式更多。宋陽想了想,去供銷社一次性買很多容易引起別人注意,不如在這里悄悄買。
他不再猶豫,馬上花了十多元,選了各種線、紐扣、縫衣針、頂針、小孩的帽子、女人扎頭發(fā)的橡皮筋和發(fā)卡等,裝了滿滿一包。
又買了一些干餅當(dāng)干糧,兩人就回石河子村了,這時候手里只剩下六元五角錢。
路上,宋陽囑咐:“回去把工具放好,背個背簍,拿個口袋,咱們趕緊進(jìn)山換松子,別驚動家里人,不然可能走不了?!?/p>
王岳點(diǎn)頭,有點(diǎn)擔(dān)心:“陽子,用這些東西,可能換不到多少松子。真能賺錢?”
“山里的東西在山里人眼里很平常,隨便用點(diǎn)東西就能換到,他們也愿意。雖然他們知道這些東西拿到山外能賣錢,但是沒幾個人敢去做,都怕被抓。做小生意也不容易......不相信我?”
“信,怎么會不信,只是我沒做過,心里沒底?!?/p>
“走一趟就知道了......就像這些竹鼠,來之前你肯定想不到,咱們忙一天賺的錢,快趕上城里工人一個月的工資了。咱們加快腳步,后面可要費(fèi)不少力氣?!?/p>
王岳興奮地回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