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一聽這話原本黯淡下去的眼神瞬間又起來了,他剛有一瞬間還真打算認錯,只是他又錯在哪呢?身為舉子還未放榜就公然為楊無端說話。
“你的事往小說是你自己狂妄自大,是你寧遠侯府教養(yǎng)不佳,往大了說就是還未入朝的官員就有了違逆君主的心思?!?/p>
“顧廷燁,勛貴之子參加科舉本就受人矚目,你..哎,罷了,官海沉浮日后你就知道了,朕罰你不能參加科舉你走武官的路子也沒錯,人就該多嘗試,只是你這性子啊?!?/p>
皇帝說著搖了搖頭,最后將目光看向趙宗全,“有人敢為先時作為君主要學會權(quán)衡,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若開了這個頭結(jié)果是什么,望你日后好生鉆研?!?/p>
皇帝這話看著是在給顧廷燁解惑和教導趙宗全未來事,只有身在其中的兩人察覺到了這里面的危機,現(xiàn)在在場的不僅有禹州過來的人,還有剛被救出來的大臣。
不管皇帝死不死,有先帝這樣的批語日后顧廷燁走上高位困難重重,并且只要他敢蹦跶言官肯定參他參的最狠,畢竟先帝打了印子的性格狂悖。
趙宗全也是,他眼睜睜的看著顧廷燁突然質(zhì)問皇帝,然后他才從皇帝的話中得知他的心腹大將是寧遠侯府的人,這再一轉(zhuǎn)眼就看皇帝眼中的溫度沒了,那話說的更像是敲打。
趙宗全的頭轉(zhuǎn)了半天最后只學會了低頭,身后的禹州將領(lǐng)甚至連句話都不敢說。
南越看見這才滿意,皇帝就是死也要死的體面,不然他拿出來緬懷的時候都覺得傷臉。
看皇帝又看向他,南越拱手上前,“官家且等等,今日已晚,明天一早臣帶臣剛弄出來的南瓜進宮給你看,這次這個能當菜也能當主食,到時候讓御廚給咱做一桌。”
沒人計較南越的無禮,甚至皇帝從頭到尾都是樂呵呵的,皇后見皇帝臉上難得掛上了真心的笑也是看了眼面前的年輕人,最后有些心酸的掩著擦了把眼淚。
夫妻多年她大概明白皇帝很喜歡這個有才氣的哥兒,只是可惜官家這么好怎么就沒個親兒子呢?
話沒說多少皇帝就被擁著下去診脈吃藥了,年紀這么大了又擔驚受怕了這么多天,如今終于放下心神時最容易被外邪侵入,發(fā)燒重病都是一瞬間的事情。
好在皇帝這次意志特別強,他就撐著一口氣想要接受臣子送給他的最后一份禮物,這也算是給他的皇帝生涯送來的最圓滿的禮物。
老天感念他一生的仁德賜下的新糧食,無子雖是一生過來的心結(jié),但現(xiàn)在想到未來史書上的他之后他也沒有那么多心酸了。
第二天南越在百官面前獻上自己的成品,幾個深綠色的南瓜被放在箱子里抬進來,最后被送御膳房過了一遍蒸籠又端了上來。
早朝改成了宴會,大家吃了幾口之后也都認可了這個新物種,能不能當主食先不說,當盤菜還是可以的,而且安遠伯拿出來的東西有一個特點就是大。
這次的南瓜雖不如上次的冬瓜大,但上次那個燉肉湯好喝,是當配菜當輔材的,這次這個姑且能算的上主食,雖然比冬瓜小但比市面上的流通的那些要高好幾個層次。
皇帝心情好難得多吃了幾口,只是行將就木吃什么都味同嚼蠟,但是看他的官員們的樣子他也知道這家伙這次拿出來的東西不錯。
當然不錯,就算不行他也要重賞,“安遠伯進獻有功利國利民,今封為安遠候,朕為你取安遠做封號即是百姓生活安定長遠的意思,也是希望你自身能平安長遠?!?/p>
“今日百官俱在,日后河山還需要爾等盡心,太子若是有什么問題你們多加寬容,朕就先走了?!?/p>
皇帝被皇后扶著離開宴會,大臣們?nèi)抗虻?,有的已?jīng)開始痛哭,實在是氣氛到這了,而且皇帝登基四十多年,他們這些人最少都陪了皇帝二三十年,這感情能不深嗎?
每天琢磨你心思的不一定是對象還有可能是下屬,這好不容易磨合好的軟弱領(lǐng)導要走了,多少都有點惆悵。
南越回府的時候家里的牌匾已經(jīng)換了,今天因為官家身體不好所以只召了個別大臣參加這場特殊的早朝,都是生怕皇帝到中途突然嘎。
所以他進門的時候永昌伯和吳大娘子都在府里坐著,“喲,爹也有空來我這邊?瞅瞅,爵位比你的高比你的好?!?/p>
“.....”
“.....”
吳大娘子都有些心疼永昌伯了,她擔憂的看著南越,“官家可是...?”
“娘,沒事,沒事,你好生住在這,想要什么就讓你兒媳去辦,外面的事情都有兒子?!蹦显秸f著就過去扶母親,結(jié)果那邊永昌伯開口了。
“為父打算上書讓你二哥繼承爵位.....”話沒說一半就被打斷。
“又不是給我跟我說什么?”南越是真疑惑,這人每次都感覺有很多話在嘴邊偏偏不說出來讓人猜的樣子。
“....”永昌伯真的有點心梗,“你母親常住這邊不是個事,倒是我打算一同搬過來,老宅子留給你二哥,這世間萬沒有兒子比父親官職大的道理?!?/p>
“你想接你母親過來這沒錯,但你母親出門從來都是....”話還沒說完又被打斷。。。
“爹爹既然想搬過來我這沒意見,就是你別管我做什么就行,等你搬過來我就給娘換個誥命,到時候娘想住多久就多久,是吧,娘?”
南越是真忘了這些小細節(jié),差點委屈了他娘和老婆,侯夫人肯定比伯夫人好聽。
其實吳大娘子和永昌伯都知道他們這樣在外面肯定會留下些流言蜚語,而且按理老二才是襲爵那個,他們不跟老二住卻住在小兒子家這不管在那都會有風言風語。
只是小兒子真的有才是一方面,這生活不能自理的樣子他們怎么能放心?之前在家里的庇護下還好,待人接物沒大錯就行,可是現(xiàn)在,哎,官場上的老狐貍那么多,掉進去了可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