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龍也不淡定了:
“團長,你啥時候這么大本事了?”
孔捷、鄭幺妹、包括另外兩名營長,此刻人都麻了。
用一雙驚愕的眼神看著蘇正華,大眼珠子一眨不眨的,看起來相當滑稽。
蘇正華輕咳一聲,將自己那個老理由丟了出來:
“早年還沒參加革命的時候,我認識了一群洋人朋友,跟他們學習了不少,之前的等高線軍事地圖,也是跟他們學的…”
解釋了一分多鐘。
真真假假摻雜在一起,別說李云龍他們了,就連搞政工工作的政委趙有為,都被忽悠得頭暈目眩。
最后大伙一合計:
“團長會得越多,對咱們紅2軍團不就是更好嗎?!?/p>
“對啊,還質疑做什么,應該高興才對?!?/p>
“就是就是?!?/p>
氣氛瞬間變得活躍起來。
蘇正華見狀,趁熱打鐵繼續(xù)說:
“那正好,我還跟他們學習了一些練兵法門,到時也一并拿出來,看看管不管用?!?/p>
趙有為:
“……”
李云龍:
“……”
兩名營長:
“……”
他們突然感覺,自家團長身上,好像籠罩了一層神秘面紗。
看不清、摸不到,直讓人抓耳撓腮。
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很快過去。
會議結束。
眾人各司其職,紛紛行動起來。
兩名營長留守提籃洞,一方面防守可能的來犯之敵,另外一方面構筑防御工事,修復損毀的建筑。
這些東西將來自己可還是要用的。
還有挖大坑埋尸體,免得滋生病菌。
政委趙有為則帶著鄭幺妹和十多名戰(zhàn)士,去附近的寨子宣傳,為招兵買馬做準備。
蘇正華則帶著李云龍、孔捷兩人,帶上兩三千大洋,前去最近的鳳山縣城掃貨。
鳳山縣城有兩個名字。
一個叫鳳凰古城。
屹立于沱江之畔,原本是一個旅游勝地,可惜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被貼上了非常多的負面標簽。
另外一個名字叫邊城。
因為《邊城》的作者沈老是鳳凰縣人,因此許多人包括語文課上的學生,都認為《邊城》指的是鳳凰古城。
實際上,它指的是茶峒。
這是一個位于黔、湘、渝三省交界處的小鎮(zhèn)。
不過,沈老筆下的諸多描述,卻更符合鳳凰古城的面貌。
如“一半著陸一半在水”的吊腳樓。
擺渡的老人,外孫女翠翠等等。
年代背景也正好是20世紀30年代。
蘇正華沒有興趣、也沒有時間去研究歷史文學。
他現(xiàn)
在就一個目的。
去鳳山縣城盡可能地換取更多物資,然后趕緊壯大革命力量,為接下來果軍隨時發(fā)動的圍剿做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
幾千銀元他并沒有全部帶在身上,而是象征性帶上一些,其余大部分都埋在附近的林子里,這樣更加安全。
山路不好走。
眼下已進入冬季,自西伯利亞吹來的寒冷氣流,似乎快要肆虐到湘西來了。
天氣也要開始冷冽起來。
走了足足七個多小時。
從中午一直走到天“麻擦黑”的時候,終于抵達此行目的地:鳳山縣城!
這里也是那位姓“宋”的女歌唱家的老家。
年輕一輩大多都已經將這位老藝術家忘卻了。
但在文藝界和年長一些的,絕對是聽著這位女歌唱家的歌長大的。
如一些非常經典的歌曲《小背簍》《好日子》《辣妹子》《兵哥哥》
還有一些非常有名的歌曲《愛我中華》《大地飛歌》等等
……
從沱江旁的南華山順勢而下,熱鬧的鳳凰縣城便立于身前。
跟記憶中影視劇的鳳凰縣城完全不一樣。
整座縣城到處都是破破爛爛的吊腳樓,到處都是身著少數(shù)民族服飾的苗族人、布依族人、土家族人。
蘇正華和李云龍幾人因為早有準備,所以并沒有與他們格格不入。
縣城的街道并不寬敞。
準確來說,跟后世稍大一點的農村差不多。
青石板鋪成的街道兩側,是一個個門頭不大的鋪面。
“嘿~~團長,這地方還真挺他娘的特別。”
身旁的李云龍來了興趣。
畢竟沒來過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眼睛直往跟探照燈一樣,滴溜溜地到處瞎轉悠。
旁邊的孔捷也沒好到哪里去。
蘇正華擺擺手:
“李云龍、孔捷,別忘記咱們這次來的目的?!?/p>
“走吧?!?/p>
李云龍:
“是?!?/p>
孔捷:
“明白。”
跟在蘇正華身后,快步朝縣城深處走去。
一邊走,一邊打聽縣城的物資集散地。
鳳山縣城不大,很快就抵達了一處露天的“農貿市場”
在這里,匯聚了大量做生意湘西本地人。
只可惜,物資并不怎么齊全,大多是一些山貨、土特產。
來到其中一個攤位前。
老板是一個中年漢子,見生意上門,臉上立刻堆滿起笑容:
“先生,您要點什么?”
蘇正華打量著。
對方的攤位與別人不同,多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兒。
如鐘表、書籍、燈油等等。
整個市場上,就他一家有賣這些東西。
“老板,我看了一圈下來,為啥就你一家在賣這些?”
蘇正華直截了當?shù)卦儐枴?/p>
目前的情況,他根本不用擔心暴露身份。
面前的中年漢子聞言,露出一雙整齊潔白的牙齒,笑著回答:
“先生,您不知道,我這也是幫龍家做工?!?/p>
“像我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只是今天不湊巧,很多人都去龍家吃喜宴去了?!?/p>
蘇正華再來了興趣:
“龍家?哪個龍家?”
面前的中年漢子毫不意外,回答:
“先生,聽口音就知道您是外地人,這龍家自然是咱們鳳山縣長?!?/p>
“他這不剛納第五房小妾嘛,對這個新納的小妾很喜歡,所以就大擺宴席?!?/p>
“對了,聽說上面有一個姓衛(wèi)的大人物要過來弄什么機場,這兩天恰巧在鳳山縣城,所以這喜宴也是接風宴?!?/p>
不知道為什么,蘇正華聽到“衛(wèi)”這個姓氏,腦海里的第一反應,是那位五虎上將、跟我軍非常親近的著名抗日將領。
當年,這位名將還曾作為第二戰(zhàn)區(qū)副司令官,訪問過陜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