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正華說這話時,多少有點臉紅。
不過為了革命事業(yè),他相信先輩們若知道,也會原諒自己這剽竊舉動的。
面前。
除去李大本事、鄭幺妹這兩位不懂軍事的人以外。
趙有為、李云龍、孔捷等人,臉上齊齊露出無比詫異的神情。
趙有為驚訝地說:
“老蘇,你居然還會這個?”
李云龍也很驚訝:
“團長,這可是戰(zhàn)術創(chuàng)新,非常難的?!?/p>
即便他李云龍自認為非常善于打仗,但也絕對不敢提戰(zhàn)術創(chuàng)新。
趙有為說:
“老蘇,戰(zhàn)術可不比打仗,想到幾個鬼點子就可以了,那是要有一套體系化、標準化的架構?!?/p>
“你真的琢磨透了?”
也不怪眾人震驚,實在這東西確實太匪夷所思。
蘇正華其實很不想這么做,有“裝”的嫌疑,無奈革命形勢嚴峻,不得不這么做。
他說:
“肯定是已經琢磨透了,我才敢當著大家伙的面說出來?!?/p>
“其實,在湘西血戰(zhàn)的時候,我就已經開始琢磨了:我們的戰(zhàn)士包括指揮員,在下令沖鋒的時候,常常以密集隊形沖擊果軍堅固陣地?!?/p>
“如果有足夠的火力支援,這倒沒什么,但咱們紅軍嚴重缺乏重武器支援,因此經常導致傷亡慘重。”
“所以,我針對這個痛點,按照“兵力疏散火力不疏散的原則”琢磨出了這三三制戰(zhàn)術。”
接下來,蘇正華詳細闡述了他腦海中的三三制戰(zhàn)術。
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最小單位是3
以三人為一組,設組長一人,分工明確:進攻、掩護、支援
新兵培養(yǎng)也用一看、二打、三帶模式。
火力配置方面,也由遠距離精準射擊、投彈手近距離阻攔、機槍火力點射壓制三部分組成。
然后以3為單位,3人一個戰(zhàn)斗組、3個戰(zhàn)斗組為一個班、3個班為一個戰(zhàn)斗群,也可以稱為排。
自下而上、從武器裝備到火力配置、從前線作戰(zhàn)到后勤補給等等,全部遵循“3”這個單位。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戰(zhàn)術,而是一種作戰(zhàn)體系改革。
歷史上,我軍依靠三三制戰(zhàn)術,打出了不少亮眼戰(zhàn)績,也因此涌現(xiàn)出了不少戰(zhàn)斗英雄。
如半島戰(zhàn)場上的雪馬里戰(zhàn)役中,我軍一個英雄小組,僅僅三人,就俘虜了日不落士兵足足63人。
面前。
趙有為等人剛開始還聽不明白。
不過,隨著蘇正華深入淺出的仔細講解,又舉了很多案例,包括湘江血戰(zhàn)中的失敗案例。
近一個小時后,趙有為終于徹底聽明白了。
臉上頓時浮現(xiàn)起無比震驚的表情,看向蘇正華的目光,就跟看怪物一樣,驚呼:
“老蘇,這真是你想出來的戰(zhàn)術?這戰(zhàn)術也太神了!”
李云龍、孔捷幾人緊跟著也聽明白過來。
然后,看向蘇正華的目光無比奇怪。
他們已經能夠想象得到,倘若將這種戰(zhàn)術推廣下去,部隊戰(zhàn)斗力絕對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這可比全團都列裝新式武器提升還要巨大。
李云龍:
“團長,我李云龍服了,這簡直就是一套完整的戰(zhàn)術體系啊,要是讓我來,我李云龍怕是想破腦袋,這輩子都想不出。”
孔捷:
“團長,你這也太神了吧,你是怎么琢磨出這些東西的,這么全面,我孔捷服了,你是我孔捷見過最厲害的團長?!?/p>
旁邊的李大本事、鄭幺妹兩人,雖然不懂軍事,但都是軍事天才。
僅憑直覺,就感覺蘇正華這三三制戰(zhàn)術非常不凡。
蘇正華抬起雙手,往下壓了壓:
“這個只是一部分而已,大家先聽我講完?!?/p>
聞言,在場眾人立刻跟汲取知識的大海綿一樣,神情更加正經和嚴肅起來。
蘇正華也不藏私,將自己腦海中的知識,繼續(xù)一點一滴地灌輸給眼前的革命同志:
“除了三三制戰(zhàn)術以外,我這還根據(jù)咱們之前的軍事斗爭經驗,琢磨出了一些變種?!?/p>
“我將這些變種戰(zhàn)術分別取了幾個名字:地道戰(zhàn)、坑道道、麻雀戰(zhàn)、破襲戰(zhàn)?!?/p>
接下來,蘇正華將腦海中關于這些戰(zhàn)術的記憶,歸納成一個系統(tǒng),詳細闡述。
不出意外,又收獲了李云龍、趙有為、李大本事等人一眾驚嘆。
“咳咳~~”
蘇正華臉不紅心不跳地說:
“其實這些很多東西,都是我看了書之后,才學會如何琢磨的。”
“以后形勢稍微緩和一些,大家也跟我一起學文化?!?/p>
“干革命的,腦袋里有了文化,那以后打起仗來才會更加事半功倍?!?/p>
聽到要學文化,趙有為跟鄭幺妹等人并沒有覺得不妥,相反眼珠子锃亮锃亮的。
尤其是李大本事。
這位的口頭禪就是“自個兒看書多、好學文化”,因此聽到可以學文化,整個人都高興得幾乎跳了起來。
不過,相比之下,李云龍和孔捷就不一樣了。
只覺得腦瓜子嗡嗡嗡的,一個頭兩個大。
李云龍直接把頭搖成了撥浪鼓:
“不不不,團長,咱不學習,咱不是學文化那塊料。”
孔捷也哭喪著一張臉說:
“團長,我和李連長扁擔掉地上,都不認得是個“一”字,根本學進不去。”
“還不如讓我跟李連長去上戰(zhàn)場,跟白狗子干仗那才是咱的強項?!?/p>
李云龍:
“對對對,我的好團長哎,您就別讓咱學文化了,跟白狗子干仗才是我李云龍的強項哎?!?/p>
蘇正華嘴角微不可察地上揚。
他早就知道,這兩二貨不樂意學文化,于是神色嚴肅起來,說:
“李云龍同志!孔捷同志!”
“如果你們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指揮員,那就必須得學文化,而且還要好好學?!?/p>
“如果你們只想當一輩子大頭兵,那就別占茅坑不拉屎,趁早換愿意學文化的同志來?!?/p>
說到這里,蘇正華眼睛有意似無意地,掃向政委趙有為。
趙有為意會,立刻笑嘻嘻地打起了圓場:
“李云龍同志,孔捷同志,你們也真是的,團長這也是為了你們好。”
“想想,作為一名指揮員,以后總不能連電報都看不明白吧?”
“咱們紅軍雖然是泥腿子出身,但絕不能甘愿當一輩子泥腿子,這個道理你們懂嗎?”
李云龍和孔捷絕對是塊好料子。
如果學了文化,那簡直如虎添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