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謀面的人,叫這聲“爸”居然這么自然。
我看著兒子、兒媳“圣母”的嘴臉,無比心寒,在他們心目中,似乎我才是那個十惡不赦的人,而躺著的周康平成了弱者。
2、
周康平離開家的時候,周哲彥才四五歲。
當(dāng)時,他看上了同村的小寡婦,一來二去,兩個人就勾搭上了。
三天兩頭給小寡婦的兒子買零食。
連自己的親兒子都沒有這種待遇。
周康平鐵了心,非要離婚娶她。
但那時候,我的觀念很傳統(tǒng)守舊。
“離婚”這種概念,甚至從來沒有存在過我的腦子里。
我死活不肯。
周康平?jīng)]轍了,小寡婦又逼得緊。
最后,兩人居然私奔一走了之。
走之前,還厚顏無恥地問村里人借了錢。
東拼西湊總共借了三千塊錢。
在那個萬元戶都沒有幾個的年代,三千塊是一筆巨款。
那時候,我在廠里一個月的收入才160元。
村里都找不到周康平了,全部跑到我跟前要債。
我的收入,一個人養(yǎng)孩子都不太夠用,債務(wù)還都落在了我的身上。
周康平的母親也不是個善茬。
她一直覺得是我逼走了他兒子,舉著掃帚把我和孩子趕出了家門。
甚至連親孫子都不認(rèn)。
她擔(dān)心我死賴在老家房子里不走,于是和民政局的同志聲稱自己兒子失蹤了,不知道是生是死,硬逼著我領(lǐng)了離婚證。
最后,我?guī)е苷軓┳饬松a(chǎn)隊(duì)一間沒人要的農(nóng)屋,才把日子過了下去。
那時候我成了全縣唯一離婚的女人。
全村的人都對我指指點(diǎn)點(diǎn),似乎是我做了什么丟人的事情。
沒有了父親的周哲彥,也成為自卑內(nèi)向的孩子。
對于孩子,我很自責(zé)。
我沒有給他一個正常完整的家庭,所以拼命地對周哲彥好。
又當(dāng)?shù)之?dāng)媽地把他拉扯大,企圖彌補(bǔ)他失去父親的痛苦。
當(dāng)然,也有老實(shí)可靠的男人,提出要照顧我們母子一輩子。
我當(dāng)時為了顧及周哲彥的感受,拒絕了。
我白天在廠里上班,什么苦活累活都搶著干。
廠里看到我的拼命勁,提拔我做了車間主任。
晚上時候,我抽時間做小手工。
慢慢地,日子好了起來。
我不僅還清了周康平留下來的債務(wù),還把兒子拉扯成人。